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一作:度)
春游湖。宋代。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一作:度)
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湖:指杭州西湖
夹岸:两岸。
蘸(zhàn)水:贴着水面开放。湖中水满,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蘸着水开放。
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
度:与“渡”通用,走过。
撑:撑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进。
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开眼界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是不能蘸水的。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诗人只选一处:就在春雨把桥面淹没了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来加以表现,通过燕子归来,桃花盛开.描绘出春日湖光美景,通过春雨断桥,小舟摆渡来突出湖水上涨的特点。
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著名。由桥断而见水涨,由舟小而见湖宽。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桃花开、燕双飞,固然明媚,但无断桥,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小舟撑出柳阴,满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
徐俯。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惜奴娇 荷花。清代。庄棫。 红晕脂痕,照出水、新妆靓。幽情共、绿云低映。一曲西洲,谁采取、亭亭影。人静。对西风、凌波自省。水佩风裳,偏又报、凉秋信。舞衣冷、幽香满径。压鬓谁簪,枉负了、闲心性。漫咏。泛一舸、田田万柄。
长相思 其二 采花。。丁澎。 郎采花。妾采花。郎指阶前姊妹花。道侬强是他。红薇花。白薇花。一树开来两样花。劝郎莫似他。
游西湖。宋代。释绍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处如春有眉目。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望湖楼阁独自登,烟霏向背攒寒玉。想见襄阳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续。道人长坐西山河,骨清气明韵出俗。久居京阙厌尘土,一夕归心俊如鹄。明窗为君研破砚,落笔转头风雨速。龙山深处如定居,就彼结邻容我卜。
题淮阴祠。宋代。张栻。 秦关昔先驱,南郑岂淹久。夜中丞相归,平明印垂肘。古来豪杰人,调度出窠臼。登坛一军惊,六合已在手。从兹看廊清,指挥如运帚。时艰思奇才,庙古酹樽酒。出门望长淮,故国长稂莠。同云正惨澹,人事极纷纠。拘挛傥无累,吾欲献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