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人天师,翻经了三藏。能参真实义,一洗庸愚障。
桐城方先生,可否素不妄。颇闻高僧传,结构烦哲匠。
先生既归老,余亦就闲旷。师意独勤勤,杖策时相访。
朝来出锦囊,小现菩提相。松风一何清,水月光宕漾。
妙明不染心,幻影证无上。方耽禅味深,忽骇文澜壮。
恍若韩昌黎,破格赠文畅。感旧增欷歔,抚卷独惆怅。
夜雨声涔涔,添我秋池涨。泼墨洒云烟,为师作供养。
题沛上人松月传心小照读卷中方望溪先生文对雨成十四韵。清代。陈浩。 上人人天师,翻经了三藏。能参真实义,一洗庸愚障。桐城方先生,可否素不妄。颇闻高僧传,结构烦哲匠。先生既归老,余亦就闲旷。师意独勤勤,杖策时相访。朝来出锦囊,小现菩提相。松风一何清,水月光宕漾。妙明不染心,幻影证无上。方耽禅味深,忽骇文澜壮。恍若韩昌黎,破格赠文畅。感旧增欷歔,抚卷独惆怅。夜雨声涔涔,添我秋池涨。泼墨洒云烟,为师作供养。
清顺天昌平人,字紫澜。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少詹事。书法东坡,上参魏晋诸家。诗品在白香山、刘禹锡之间。晚主讲开封宛南书院。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十“万寿”时,命入九老,赐游香山,时年逾八十。有《生香书屋集》。 ...
陈浩。 清顺天昌平人,字紫澜。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少詹事。书法东坡,上参魏晋诸家。诗品在白香山、刘禹锡之间。晚主讲开封宛南书院。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十“万寿”时,命入九老,赐游香山,时年逾八十。有《生香书屋集》。
南山柳村访友。清代。陈忠平。 田居半遗世,鹅鸭自成群。偶识成知己,时来唤采芹。村头归野鹤,山角响孤云。薄醉浑难觉,悠然戴夕曛。
钱江归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钱塘江,十里无顽壤。斗然怒潮来,激岸成滉瀁。波势倏低昂,帆影随俯仰。蛟涎溅衣湿,鹢舟荡人晃。峡危疑五丁,石削强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险禽鸟稀,气盛鱼龙养。乾坤渺一身,陡觉心神畅。碧血认孤坟,千秋结遐想。历历平江堡,昔年资保障。犀军射潮迹,灭没劳揣象。夕阳崦嵫下,皓月海门上。沿洄溯前川,渔歌厉清响。
秋夜望月 其一。两汉。佚名。 皎皎山头月欲低,月厌羁愁睡转迷。忽觉泪流痕尚在,不知梦里向谁啼。
秋日忆雪航二兄。清代。张善恒。 不耐萧条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梦冷十年心。重以思兄念,因之别恨深。登城间散步,风雨满霜林。
题峻极下院列岫亭诗。宋代。李廌。 早讶年年狂士来,每来亭上独徘徊。山应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