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高一地理知识点,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 ]

    高一 时间:2022-07-24 19:37:00 热度: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亲爱的读者,下面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请笑纳!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1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有了基础的了解。但针对高中有化学学习,在部分学生还茫然无措。学习高中化学在高一就要抓好基础,亲爱的读者,下面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请笑纳!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一化学知识点方法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技巧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ADA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