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语文知识点,七年级语文知识点,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新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 ]

    初一 时间:2022-07-29 04:32:00 热度: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语文要想成绩提高,需要多记多看多做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天净沙秋思》1、“天净沙”是曲牌名,“秋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

    《春望》

    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诗人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该诗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用对偶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与家人难通音信。此时一封家信极其珍贵,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7、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自己百无聊赖,不断搔头,以至短发变得越来越稀,几乎无法梳理插簪的情形,含蓄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8、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插簪。含义: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情怀。

    9、“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城池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实际上写的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现状,深藏着诗人无限感慨。

    10、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运用互文、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诗人移情于景,将花鸟拟人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的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13、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的社会现实。

    1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山河破碎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见到可娱之物,听到可娱之音,不是高兴,而是“溅泪”“惊心”。“溅”“惊”从程度上突出了感时伤怀之情,久别思家之苦。

    16、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17、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初一语文知识

    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语文知识点七年级

    【土地的誓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chì)痛嗥(háo)鸣谰(lán)语镐(gǎo)头污.(huì)默契(qì)

    2.解释下列词语。

    (1)炽痛:热烈而深切。

    (2)标直:笔直。

    (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亘古:远古。

    (5)污.:肮脏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初一新人教版语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 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知识点

    ★ 人教版初一语文复习要点

    ★ 初一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点

    ★ 初一初二语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以及知识点归纳

    ★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以及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ADADAD
    热门栏目